杨氏良家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谈及北荒的黑土地,诸葛亮神情振奋,说道:“关中郑国渠覆盖之田,亩产八石半,我朝公卿便以为已经是天下极致。但直到北荒黑土地丰收,臣方知何为人间沃土。”

“于黑土之上种植大豆,亩产高达十石(大概相当于明朝四石,与明朝记载的上田亩收四石相符合),今岁仅北荒黑土区便收谷两亿石。”

张瑞开怀大笑,说道:“自今日起,不复北荒之说,改为北仓了。粮食两亿石,足以供给千万百姓支度一年有余。关东百姓再无灾年之患,饥腹之忧!”

到这一刻,张瑞总算是明白明末闯王李自成的军粮都是从哪里来的了。

虽然明末陕西年年、年年干旱,明臣谓之曰:“凶年相继,月饷不敷,此饥军为盗之根因也。”

但在这种生产力下,明朝的豪绅、富户田联阡陌,必然积攒了大量的粮食。

所以虽然明朝富有天下,但收不上税来,发不下去粮饷。

而辖区面积更小,且在干旱中心的李自成却能靠着抢劫富户,不断壮大。要知道起义军也是需要吃饭的,李自成不但能供应他们粮草,甚至还可以一次次战败,一次次卷土重来。

以孟朝在北荒的开垦情况而言,一年丰收,足以储存支撑数年的粮食。

只要别跟明朝一样倒霉,凶年相继,连年干旱,北大仓就能向中原源源不断的输送一批批粮食,赈济天下。

大笑过后,张瑞问道:“关于远东都护府将来政务,卿以为当以何为重?”

远东都护府的名称,就等于直白告诉诸葛亮,你的功绩已被认可,升迁在即。

对此诸葛亮没有多少反应,升迁早在意料之中。倒是对政务,诸葛亮十分慎重,说道:“臣以为当此之时,首要之务在于兴修道路,整治阡陌。”

“其意义有三,首先方便运粮。谷物若不能搬运往中原,堆积在远东,便等同于无。”

张瑞郑重的点头,说道:“朕会下令长安学宫及工部,优先在辽东架设铁轨,以方便粮食输送。”

虽然马拉车厢还比较原始,但仅铁轨相较于泥路减少的凹陷、泥泞以及免去的大量摩擦力,就注定了铁轨的运力会远超泥路。

人类文明的推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推进出来的,每一步的前进都与之前的铺垫密切相关。

一种先进、精密的仪器,与之前的每一次文明推进都息息相关。

便比如,美国航天飞机的火箭推进器宽度是多少?答案是一千四百三十五毫米,也就是所谓的四英尺八点五英寸。也就是是国际标准铁轨轨距。

但若不学习究历史,或许很少会有人将这个尺寸联想到公元前战马屁股的尺寸。

火箭推进器之所以选这个宽度,是因为当时的火箭推进器主要靠火车来运输,而考虑到火车运输中要通过一些隧道,隧道在建设时为成本考虑只比铁轨宽一点点,所以如果火箭推进器造的太宽就无法经过。

而铁轨的宽度是由铁轨之父斯蒂芬森设计的。之所以选择这个尺寸,是因为四英尺八点五英寸是当时马车车轴的距离,当时建造铁轨的时候都是用马车运输的。

马车的车轮之所以选择这个尺寸,是因为建设马车的西方人发现,这个尺寸正好是马路上车辙之间的距离。如果不按照这个尺寸设计,马路上的车辙很深,马车就会行驶困难,车轮磨损。

车辙之所以是这个尺寸,是因为当时欧洲的道路基本都是罗马人为了军队行军铺设的,这个距离是古罗马人战车的宽度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太子妃养成手册

太子妃养成手册

柳绪琬
晋江vip2017-10-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,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。本想好好养大,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,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。傅采蘩三哥哥,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。当日,太子被揍。傅采蘩三哥哥,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。当日,公主被揍。傅采蘩三哥哥,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。赵恪嗯,那三哥哥帮你写。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,除了一个太子之位。直到有一天
历史 连载 32万字
晋末长剑

晋末长剑

孤独麦客
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《两晋》诗中所写的那般:“三世深谋启帝基,可怜孀妇与孤儿。罪归成济皇天恨,戈犯明君万古悲。”西晋得国不正,犯了太多错误,继承了东汉、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。到了晋末,已经积重难返,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。但是“谁知高鼻能知数,竞向中原簸战旗”,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。自作孽,不可活。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,他所能做的是——先活下来。
历史 连载 374万字
亮剑

亮剑

都梁
版权信息书名:亮剑作者:都梁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:2017-04ISBN:978-7-5502-3495-6
历史 全本 52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...
历史 连载 417万字
那年,那雪,那个醉酒书生

那年,那雪,那个醉酒书生

一只小冻离
关于那年,那雪,那个醉酒书生:“顾川,你要造反吗!”“陛下,臣冤枉啊!”“那为何玄月军统领、白莲教圣女、影衣密卫、珈蓝女王、道宗行走……都在你这里!”顾川发誓,一开始他只想躺平。可躺着躺着,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。没办法,他只好提枪上马,安定天下!武凰元年,女帝登基。金銮殿上,女帝质问:“顾川,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!”“陛下,臣不敢!”“你敢!”
历史 连载 118万字
晚明海枭

晚明海枭

朱楼醉茶
明末什么最重要?钱财!有钱才能爆兵,有兵才能争霸。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,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,再殄灭建虏、扫清流寇,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。当然,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,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,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。商帮行会、市镇经济、侈丽风俗、市井文化……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,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。
历史 连载 42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