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吾山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一秒记住♂.{一^六,八^看,书^首^发}♂手机用户输入地址:♂m♂.♂♂♂♂.♂co3
临淮刺史府中,桓温命桓熙将姚显以及随其归降的两名裨将黄进、李浑带来。.三人参见已毕,桓温问他们:“三位可愿随本将出征,前去解寿春之危?”
三人已是降将,岂敢言不,皆说道:“我等愿往。”
桓温道:“既如此,尔等仍就原职,为我军先锋。”
姚显一听,降了无差,还做先锋,谄笑着拱手道:“将军名震华夏,武略盖世,卑职得以追随实乃万幸。”
黄进、李浑听要做先锋,却默不作声,因为先锋往往陷阵,为破军则损兵折将,为先登则充作死士。桓温如此做,只是想以他们来耗损敌军。而姚显毕竟是一军主将,无需冲锋在前,且反复叛降,如今说这谄媚之言,更显无耻,不禁让两人鄙视。
桓温知姚显曾为谢石部下,因一次战役中被围而降敌,这次又降了自己。听他语言谄媚,不免厌恶,瞧那两员裨将在他身后眼中露出不满,桓温已生杀心。“啪”,桓温拍案道:“姚显反复无常,只知巧言令色,为将者羞与你为伍!”对亲兵道:“左右,将姚显推出斩首祭旗,首级送往淮阴!”
亲兵得令,将姚显抓住,拖出大堂。姚显大喊饶命,两脚撑地,不愿就死,无奈犟不过,被亲兵拖走,鞋都掉了。
桓温对黄进、李浑道:“某封二位为左右先锋,黄进为右先锋,李浑为左先锋。本将一向论功行赏,二位但有寸功,也会赏以财物。若能斩俘敌将,则报予朝廷以封官赐爵。”
黄进、李浑虽不喜姚显,但杀鸡儆猴之下,不免戚戚,忙拱手道:“卑职但听将军吩咐,愿杀敌领功。”
桓温确实有意驱策降军为先锋,一来使之与敌军俱损,又无伤主力;二来可以判其忠诚与否。倘若留在临淮城中,或置于大军阵后,皆难以提防。
在临淮休整两日,桓温领军出发,共三万人,其中有三千骑兵。因与石辛一战得了许多战马,因此军中又有一万五千匹马用于驮运粮草、辎重,弃了缓慢的牛车。魏骧、王平率一万五千人守城,传令谢石率水师守临淮以北的淮水,并遣一支水军攻占洛口。
石癸已攻寿春一月有余,伤兵送回汝阴,又派了劲卒前来。中军帐中,有探子回报道:“陶洵军依旧在洛涧西岸,并派兵伐木。”
探子退下,石癸道:“陶洵军为何没有回师救临淮?”
王浃道:“想来尚未收到临淮的传信。陶洵派兵伐木似乎是要将之运过淝水,用以搭设坚垒。”
石癸道:“哼,他若敢渡淝水,则击之于半渡!”又问:“石隼可有战报来?”
王浃道:“尚无。寿春固若金汤,还因有水道通往淝水,以致敌援不绝,非一时能下。”
石癸也知,只是苦无良策破城。
寿春城东南,呼延突已在城南护城河东边沟通淝水之处填平,既堵了艨艟入护城河之路,又可袭击城东的水门,欲截断寿春外援。寿春城东以淝水为护城河,城墙距离淝水岸边不过五十步,尽在城上弓弩射程之内,又有陆馥的楼船、斗舰守在淮水边,严阵以待。
这一千步卒皆赵军中敢死之士,每人皆背负一个沙袋,呈一字长蛇阵,以盾牌护住队伍两侧及头顶,快步往水门去,想将沙袋沉入水道中。城上的晋兵一阵鼓响,箭矢向赵军射去,箭矢砸在盾牌上,“啪啪”作响。楼船、斗舰上的晋兵也往赵军射箭,楼船上还推出床弩,将矛矢对准赵军发出。一支矛矢射去,将赵兵的盾牌也射穿,却依旧伤不到盾牌后面的人。
当赵兵快至水门之时,城中晋军乘船从水门杀出,有执戟郎、枪盾手。枪盾手结阵挡住赵军去路,执戟郎将戟侧着伸进两个盾牌之间的缝隙,然后用横枝勾住盾牌,使劲一拉。盾牌被拉开,暴露出后面的赵兵,长枪手乘机挺枪刺入,将赵兵刺死。斗舰上的水手往岸上搭起跳板,拿着圆盾于刀枪,杀向赵军。这些水手比之城中的晋兵更为凶悍,因常在水上,并不披铁甲,所以只穿了布衣,也有人只在胸前披了块皮甲。水手直接以盾合身撞向赵兵盾牌,将赵兵撞倒,再用刀砍死,后边的水手挺枪刺杀暴露开来防守另一边的赵兵。两相夹击之下,赵兵难有存者。
呼延突望了,心中焦急,却不敢命骑兵前去救援,只因城下狭窄,去得多了,挤在一团回旋不得,反失了骑兵的威力,还要受到城上、水上的射杀。若去得少了,又无力解围。只得鸣金收兵。
陶洵军中,在石辛攻击临淮之时并未收到求援的信息。因为,临淮的信息由桓温亲军司马郭翼负责飞鸽传书与寿春,再由寿春送至陶洵手中。魏骧虽命郭翼发出临淮战况,但皆被桓温挡下,以免陶洵回师反被石辛所趁,所以陶洵一直以为临淮安然无恙。等到谢石率军东去之时,他也不明就里,但赵军水师并不乘机来断浮桥,更让他摸不着头脑。直到桓温战胜石辛,临淮才传来信息,言说取胜及桓温将率军西来之事。
陶洵在帐中拎着帛书向桓冲、桓云问道:“书上言桓辅国率兵东来,两位不会不知辅国未死吧?”
桓冲陪着笑,作揖道:“别驾勿怪,我兄弟二人也是听将令行事,多有得罪,多有得罪。”
桓云却直冲冲的说道:“此乃诱敌之计,本就该秘密行事!”
桓冲看陶洵面色难看,说道:“家兄确实被刺客所伤,不过是将计就计,为防细作此事也只有我兄弟几人知道。”
陶洵捋须道:“桓辅国是嫌陶某行事不周密啰?”
桓云要说,桓冲忙止住他,对陶洵道:“别驾行事向来周密,只是赵国细作无孔不入,万一泄密,即使不是别驾所为,家兄也必对别驾心生嫌隙。家兄待别驾如师友,怎能做此有损情义之事?且家兄以弱兵守临淮,抗石辛汹汹之众,生死置之度外,敢请别驾代领全军,实乃看重别驾之德行也。”
陶洵素来清高,不贪权钱,唯好名声。听说桓温视他为师友,且看重其德行,心中不免高兴,脸上也显出来,但却不敢得意,只道:“辅国自有良谋,某岂能不知?只是战事如此焦灼,不免忧心而已。”
桓冲道:“别驾忧国之心,我等皆不如。”
陶洵谦辞道: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”
谢石遣谢汪率军攻占洛口,谢汪占洛口之后,报与陶洵。陶洵得知桓温已率军东来,命邓遐前往迎接,因桓温军中多马匹,所以只六日便赶到洛口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