褚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夕阳西下,浓烟四起,无数士兵声嘶力竭呐喊,声势浩大,从四面八方将东都洛阳团团围住,这座繁华无限,人口众多的城池,即将遭受灭顶之灾。

距离城池数里之外,一支人数近两万人的大军,此刻却是佁然不动,从他们整齐的阵型,旌旗飘展的雄列气息,这是一支精锐之师。

队伍最前方,一名身穿明亮铠甲,气度不凡,年近六旬的老者,他指着前方,意气风发,对着左右将领,诉说心中的畅快与得意。

这名老者就是黄巢。

黄巢出身盐商家庭,善于骑射,喜任侠,粗通笔墨,少有诗才。

早年希望通过科举步入仕途,但屡试不中,自此心灰意冷,心怀怨恨。

关东大旱时,积极收拢难民,与乾符二年(875年)六月,起兵响应王仙芝。

此后数年时间,河南河东诸道连年饥荒,成群的盗贼呼啸相聚,黄巢趁机崛起于曹州、濮州等地,饥民们自愿追随他的共有数万人之多。

王仙芝战死之后,黄巢成为义军最高领袖。

广明元年(880年)十一月初十,黄巢率义军攻克汝州,又马不停蹄,挥师北进,一路势如破竹,于十七日进围东都洛阳。

后方中军主阵一角,一队两百余人的队伍,校尉李威,年方二十,身高六尺有三,身材高大强壮,一身铁制铠甲。

铠甲虽然有些老旧,但还很完整,头盔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,甲身连成一个整体,背甲和胸甲相联的带子,经双肩前扣,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,腰带上方露出圆形腹甲,披膊作虎头状,腿缚吊腿。

手里抓着一把长枪,腰间挂着一柄单面唐刀。

李威左手边,牵着一匹战马,战马身躯被一些皮革护甲所包围,形成一种防护。

作为全队主将,李威是全队二百二十三名士兵,唯一拥有战马,以及完整铁制铠甲的人,这些都是他从战场上,用实力拼来的。

除了李威,其余二百多名士兵,武器种类不一,有长枪,有短刀,也有种田用的钉耙,很杂,但怎么说也算是锋利的武器。

“头,怎么还不开打?”

“这都两个多时辰了,站在这里喝西北风?”

一名二十五六岁,身材不高,但很壮实的男子凑到近前,低声抱怨了两句。

李威斜眼看了对方一眼,淡声说道:“大帅就在不远处,要不你过去问问?”

这人名叫石虎,原为地方府兵,性格暴烈,勇武有力,脾气很臭,但为人重情重义,半年前,黄巢领军攻破宣州,石虎受伤被俘,即将被杀之际,李威见其勇猛,心生爱才之心,于是以己身全部家当,二十余两黄金贿赂军中校尉,最终救下石虎一命。

救命之恩自当涌泉相报,重情重义的石虎,当即归顺李威。

被李威怼了一句,石虎呵呵傻笑两声,倒也不生气。

李威瞪了他一眼,将腰间的唐刀解下扔给石虎,然后翻身上马。

站着高,自然看的更远。

李威观察四周情况,目光最先看向左前方,那里聚集着十余人,其中一名老者被大家众星拱月,其身份不言而论。

这群人当中,有一名身材微胖,皮肤黝黑,面相普通,年近三十的男子,这人就是朱温。

看着这个人,李威心中多少有些感叹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黜龙

黜龙

榴弹怕水
此方天地有龙。龙形百态,不一而足,或游于江海,或翔于高山,或藏于九幽,或腾于云间。一旦奋起,便可吞风降雪,引江划河,落雷喷火,分山避海。此处人间也有龙。人中之龙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一时机发,便可翻云覆雨,决势分野,定鼎问道,证位成龙。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,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,但后来,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,就决定改行,去黜落群龙。所谓行尽天下路,使天地处处通,黜
历史 连载 497万字
非洲创业实录

非洲创业实录

恶的呃呃呃
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,眼看欧陆风云,大战将起,这欧陆不待也罢。东非圈地,移民开发,农业立根基,一步一个脚印,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。
历史 连载 34万字
抗战之中国远征军

抗战之中国远征军

远征士兵
历史没有如果。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……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,那将会发生什么?缅甸、中途岛、瓜...
历史 连载 388万字
佣兵1929

佣兵1929

山有意
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。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,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、知识和技能。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、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。他带领这支佣兵团,历经中原大战、淞沪抗战、称雄上海滩。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,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。带着兄弟们杀鬼子......
历史 连载 541万字
抗战之火线精英

抗战之火线精英

九耳猫
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,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。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:九耳猫
历史 连载 469万字
承汉

承汉

会翻书的笔
当群雄落幕之时,谁来传承强汉之风!207年冬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。一樵夫突然冲出,众人误以为刺客。自此,匡扶汉室的大业中,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。又名:《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》、《开局刺杀刘备》
历史 连载 24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