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爷爷朱元璋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.com

很快,在京城及京城周边范围内的改革就展开了。

此次改革,主要涉及到了工业、商业以及交通三个方面。

在交通上,要首先铺设出一条从京城到镇江府的铁路,其次,则是京城周围支线道路的铺设主线道路基本上都已经成型了,而且都是用大青砖铺设的,不管是坚固性还是耐用程度,都完全不逊色于水泥路,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胜出,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,不仅需要从深山里开采,而且要远距离运输,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而水泥路则铺设起来成本低、效率高一些。

因此,朱雄英并不打算把原有的道路翻修一遍,那样太过浪费也毫无意义,只是在一些支线道路上,采用水泥进行建设。

不过即便仅仅是京城周围的支线道路,对于水泥厂现在的产量来讲,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,这就要求水泥厂继续扩建产能,而他们之前主要都是供给一些城防、要塞等工事的,现在转为民用,多少有些不适应。

不过招募更多工人、采购更多原料,同样也有助于经济的增长,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有什么产能过剩的问题,毕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水泥以后的需求量一定是极为恐怖的。

至于铁路,从京城到镇江府,距离不远,修建难度也不算高,但工程量肯定是有的,这个也只能慢慢来,工部已经打算就铁路方面事宜,成立专门的部门了。

而工业,军事工业自然是要重点突破后装线膛铳这一重要关隘,不过这件事急不得,恐怕没个两年三年不会有什么结果,这都是按快的来预计的,而钢铁和煤炭工业,则主要是产能的扩大,以及对矿山的勘探.现在大明的铁库存非常多,缺的主要是钢,而钢主要用于供给军事工业,所以虽然缺,但并没有那么急迫。

轻工业就跟商业混在一起了,先有产品,后有销路。

朱雄英坐在案前,面前铺满了各种图纸和计划书,他的眼神非常专注,就好像要透过这堆东西,看到未来的场景似的。

“殿下,这是最新绘制的工厂布局图。”一个侍卫恭敬地递上一份图纸。

朱雄英接过图纸,仔细端详。

图纸上,工厂的各个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,生产区、仓储区、生活区一目了然。

他满意地点点头,道:“很好,就按照这个布局来建设。”

“这是谁弄的?”

关于工厂的建设,是广泛征集了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聪明人们的意见的,这也是对于可用之人的考察。

而这些意见,被翰林院的学士们初步筛选,汇总交给了刘三吾这位大儒以后,由刘三吾选出来最合适的一些,交给朱雄英来看.这也是必然的,不然的话,上千份设计图让朱雄英看,他看到眼花都看不完,必须要有翰林院的辅助。

“一个叫做夏原吉的监生。”

朱雄英微微诧异,显然,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,下一个时代即将登场演出的杰出人物们,已经都开始跃跃欲试了。

吴王府,需要一些属官。

这些属官,既包括了文官,也包括了指挥吴王三护卫的武将。

朱雄英暂时放下了笔,开始思考了自己未来的班底。

现在自己的几位老师,都是朱元璋给他精心挑选的,其中刘三吾学问高深、人品纯直,自号“坦坦翁”,意思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,乃是位压得住场子的老臣。

而年纪轻的练子宁以忠孝两全闻名,让他做什么实事或许费劲,但却是个做御史的骨鲠谏臣。

至于解缙,文采无双,书法更是当世第一,显然是用来做草诏咨询的近臣的。

铁铉则是既有法律方面的能力和履历,完全能胜任三法司的任意工作,更有一定的军事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,还受到朱元璋的拣拔,品行非常忠诚,是一个能臣,不管是在中枢还是地方,都能够匹配高位。

老臣、谏臣、近臣、能臣,可以说是配置挺不错了

而且朱元璋也很有意思,完全没有给他安排诸如方孝孺、齐泰、黄子澄这些百无一用的迂腐书生,显然对于残页的内容,也是细细琢磨了的。

不过,随着手上的事情越来越多,朱雄英觉得,他还需要更多的人才。

这些人才,自然是在历史上验证过的,是最好的。

但同时也要注意,那就是这些历史名人,却并不见得,都适合朱雄英。

譬如道衍,这位“黑衣宰相”,虽然对朱雄英部分认可了,但他的理念却只有祸乱之世才能行得通,与朱雄英是根本冲突的,因此也颇有些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的意思,用起来并不得力,朱雄英已经打算把他扔到济州岛上去辅佐一下常茂,让高丽和日本变得更加混乱了。

而仁宣之治,最出名的就是“三杨”,也就是杨溥、杨士奇、杨荣这三个人,但“三杨”虽然辅佐君王创造了治世,为天下迎来了和平,可他们的执政理念,还是传统的儒家士大夫那一套,执行的是全面的战略收缩,放弃安南,裁撤开平卫,息兵养民,暂缓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计划,对各国来朝纳贡的朝例进行限制。

而也正是这一时期,文官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秘书幕僚角色,第一次掌握了实权,并彻底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,在“三杨”的积极参与下,大明废止一切耗费钱粮的重大工程,换来了和平治世。

对于这个时期的百姓和文官来讲,这确实是个太平年景,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,土木堡之变的种种祸根,也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的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锦宫春暖》【白鹤看书】《锦宫春暖》《炮灰的人生2(快穿)》《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》《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》《离婚后,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》《成为雍正妹妹之后》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》《回到84,成了乔丹一生之敌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亮剑

亮剑

都梁
版权信息书名:亮剑作者:都梁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:2017-04ISBN:978-7-5502-3495-6
历史 全本 52万字
亮剑:团长你给我留点

亮剑:团长你给我留点

浮云里的风
李晋重生亮剑世界,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,并获得了战备系统,只要打鬼子,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。面对如此诱惑,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,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,当李云龙知道后,直接跑过来打劫。“团长
历史 连载 496万字
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

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

不吃葱花
19世纪末,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。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,袭击也逐渐增多。在旧金山的唐人街,大烟馆、赌档林立,堂口、会馆,鱼龙混杂。直到这一天,陈正威从船上下来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“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。”“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,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。”
历史 连载 178万字
娇妾(春染绣榻)

娇妾(春染绣榻)

凤子君
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,盘根错节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,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,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,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。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,都说侧妃不易做,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。内容可以解读为《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》《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》《她是一个野心家,然后才是一个女人》爽文,宅斗,宫斗,权谋,不可考究架空文,只愿
历史 连载 35万字
晚明海枭

晚明海枭

朱楼醉茶
明末什么最重要?钱财!有钱才能爆兵,有兵才能争霸。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,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,再殄灭建虏、扫清流寇,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。当然,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,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,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。商帮行会、市镇经济、侈丽风俗、市井文化……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,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。
历史 连载 42万字
我在三国骑砍无双

我在三国骑砍无双

剑从天降
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。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,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,丁原还在路上,吕布尚未崛起,貂蝉正待长成。首先第一步,走吕布的路,让吕布无路可走。
历史 连载 210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