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长泽在车里立刻打了几个电话,安排好了一切,人没有回大商,而是直接去了三江电站。
那是一个风和日丽,秋高气爽的早晨,德国代表团一行坐着豪华大巴前往三江电站,到场人员温文尔雅,恭谦礼让,全部带着安全帽,鱼贯而入参观。
郑然看到他们好奇的眼光打量着电站和中方的施工人员,想起了不久之前Homain抛给她的问题,“你们这里的工人一年才回一次家,这太不可思议了!在我们国家夫妻分居三个月以上就算自动解除婚姻了。夫妻长期分居,婚姻能稳定吗?”不可否认中国工人的待遇在西方人的眼里的都是不可思议的。在工程最吃紧的时刻,要求ELIN工程师周末加班的要求被坚决拒绝。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遭到西方的诟病,如果说一点儿把柄不落入人手,怎么可能?但是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实情。用自己之尺度他人之物,标准不同,当然要惹争端。有些不必要的麻烦,能避免的还是避免吧!
参观的过程很顺利,纪书记亲自陪同,郑然在一旁翻译。Hamburger先生很高兴,一直夸赞工程的壮观和并表达目睹合作进展顺利的欣慰。表示回去一定对当地的媒体赞扬中国人们的智慧和勤劳。
匆匆走马灯的过场结束之后直接奔回市区。代表团成员都是上了年纪的一群人,以前来过中国的登了长城,逛了颐和园,这次想去点非地标性的建筑转转。他们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很感兴趣,确切的说对胡同文化感兴趣,更是点名要去四合院。
接下来的行程,气氛就轻松许多了,阳光正好,景物闲适恬淡。浓郁的老北京风情迷住了这些异国来客。四合院里老奶奶拉着家常,老爷爷下着象棋。小池子养着金鱼,廊檐上挂着鸟笼,小鸟啾啾鸣叫。小辈儿们在老槐树下面追逐打闹,假山后面捉着迷藏。一杯香茶,一缕阳光,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。
看什么都新奇喜爱的老外在看到影壁之后纷纷停住了,议论着这面建在大门里面的墙有何作用。
纪长泽呵呵乐道,“哦,这个嘛。贵国也有鬼怪之说吧,中国人认为鬼只会直行不会拐弯,这一堵墙建在院子里面就避免不干净的东西进了自己家。辟邪保平安!”
Hambergur先生由于和中国人打交道的次数多,本身又对中国文化感兴趣,他分析出了些深层次的原因,“中国人民温良谦让,自律而又委婉,但是个性大多内向封闭。这堵墙隔离了外部世界,是不是因为人有种深层次的不安全感,是种自我保护的心理盾牌?而且古老的中国大部分时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。”
“这个….”纪长泽语塞。周围几人纷纷点头称是,“很有道理。”“说的通。”一时间,中国人又回到了保守闭塞的形象。
“东方人讲究含蓄美,所谓曲径通幽处!这就是神秘带来的乐趣。而且这面墙建在西北角,按照八卦五行之说…”郑然看到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她身上,一口气接上“挡风聚气!”说完,眨巴了下眼睛。
半晌之后,盯着她脸看的hambergur先生眼中浮现出憧憬之色,“真美!我都想在我院子里建这么一个。”
“那我建议hambergur先生在上面画上九条龙,因为那曾是中国皇帝独享的图案,多么吉祥如意啊!”
“哈哈哈!”周围一众人都笑起来了,Hambergur先生乐的鼻头更红了。
大家意犹未尽的迈步走出四合院,纪长泽意兴盎然的问旁边郑然,“小郑,你这套理论怎么冒出来的?”
“我爷爷家曾经在北京有个四合院,常听老辈们念叨,就记住了。”郑然实话实说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开局成为柔弱虫母》《大清话事人》【星空中文】【异度荒尘小说网】《下乡妹妹高考回城[七零]》《仙子,请听我解释》《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》《我以神明为食》《郎欺》《谍海青云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