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唐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.com
要考虑到当时家天下的环境,这个孩子的重要性,甚至远大于攻下几个郡,几乎可以和日后杨宣凝夺取洛阳,坐稳江山相当。
甚至北方就算有大战,但是各君王都密切关注,并且派使节前来。
杨宣凝哪怕再战功赫赫,再英明神武,如果没有合格的孩子,那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,一切都是空。
因此,能够不能够正常生下孩子,能够不能够生下男孩,这甚至可以等同于天意。
如果生下孩子,甚至生下男孩,那就意味着得了天意,虽然让现代人觉得可笑,但是的确可以使整个南方的臣民安下心来,提高几点忠诚值假如有这个忠诚值标准的话。
甚至就算在北方,许多势力和门阀,也会增加几分投靠的意向。
在这个气氛下,不但设置了产室,安排了太医小组,以及挑选出经验丰富,合格可靠的接生婆随时伺候着。内阁成员,甚至都在侧殿等候,一个都不落。
侧殿小巧而精致,不远处就有小湖,这时虽然见不到鱼戏,但是也是清波荡漾,回廊曲桥,相互通接,只是这时当然没有电灯什么。虽是侧殿,也可容数十人,因此里面幽暗。灯烛照得上下通明。
内阁成员与杨宣凝各坐下喝茶。“王通的启蒙之书,已经写就。奉上御览。”
李播取出一本书来,奉上。
杨宣凝定了定心气,稍取来,翻了几页,又合上。说着:“今日我心气不平,无心读之,先生可为我说来。”
现在内阁,称呼上,已经成定制,凡是入内阁者,就是宰相,但是首相不称姓,直接称先生。而其它宰相加以姓,称之为张先生赵先生等等。
“恩,我已阅读。其问一千二百字,日常用字都有。可所谓启蒙之书。字句流畅,朴实无华。深入浅出,情真意切,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,出此一本,实是大善。”
李播也不推辞,说着。
“恩,王通不愧是大儒,听说其父,王隆,也以学术见长,曾为国学博士,是否”
“正是,王通字仲淹,祖籍祁县,其父王隆,世代儒学,在先帝时,曾举秀才高第,官至蜀郡司户书佐、蜀王侍读。专心著述续六经,于通化白牛溪聚徒讲学,门人环堂成列,常成列,常达数百人。”
李播淡淡的说着。
“王通好自求名,仿孔子续六经,在河汾讲学时,便以王孔子自诩。甚是华而不实,不过,这三字新经,大益于世,后世也可成名,但是此时,寡人就不取了,授国士爵,特赐五百亩田地,世袭不替,以为学术世家之延续。”
杨宣凝想了想,说着:“寡人设爵,是为了延续世家,专心与技与学,而设散官,就是为了这等不可治政,但可治学之人所用,恩,如果加恩,最多授个散官就是了,你看授什么散官”
自秦汉以来,官级决定了特权,杨唐设制,文武分为一至九品,每品有正、次两级,共一十八级,贵族爵位有王、郡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国士八级。
而散官,就是有品级,有特权,但是不世袭,也不真正管政的官位,同样有九品十八级,多半是官员退休后地职称,或者那些治学不治政的特殊人士,目前还没有形成什么在职官加上散官阶的事情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