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清晨,朝会开始。

户部尚书王钝悍然出列,矛头直指齐黄方三人。

“陛下,老臣听闻,前线王师大败,不知是否?”

此话一出,满朝哗然,百官开始了窃窃私语。

要知道李景隆麾下可是有着五十万大军啊,而且还有着充足的粮草辎重,他怎么就会败了呢?

别说是五十万装备精良的朝廷王师了,就算是五十万头猪猡,也不至于败得这么快吧?

而且这五十万大军可是朝廷最后的底蕴了,如若连他们都不能剿灭燕逆的话,那这朝廷只怕真要换了主人了!

一想到这儿,文武百官都有些慌乱,声音也越发大了起来。

朱允炆高坐在龙椅上面,一张脸瞬间就沉了下来。

他没有想到,平日里默不作声的户部尚书王钝,竟然会在朝会上面当众发难!

王钝啊王钝,你想干什么?

“嗯,此事朕已经知晓。”

“缘是北地苦寒,王师将士大多出自南方,所以难以忍受北地的苦寒天气,是以吃了一场败仗。”

“但好在曹国公及时调整作战策略,所以伤亡不大,仅战损了七八万将士,曹国公已经率军退守山东德州,厉兵秣马,以待明年开春再次北上讨逆,一举剿灭燕逆反贼!”

听到皇帝这话,群臣这才松了口气。

这个结果,还算是好的。

不过战损了七八万人,李景隆麾下还有四十多万大军,没有伤及根基,还可继续北上讨逆!

这么看起来的话,好像确实影响不大。

打仗嘛,哪有不死人的,更何况王师这相当于是异地作战,前期不顺也可以理解。

然而王钝却是厉声质问道:“陛下,事实真相当真如此吗?”

“为何老臣听说,是那李景隆昏庸无能,战将瞿能已经攻破北平彰义门,李景隆非但不派兵支援,反倒鸣金收兵,以致错失了攻克北平的大好时机!”

“而后逆贼朱棣率军回援,李景隆又指挥不当,以致于叛军长驱直入连战连胜,最后一举袭击了王师大营,而李景隆这位三军主帅却临阵脱逃,弃大军于不顾,甚至都未曾通传北平城外的瞿能一声,致使瞿能将军所部全军覆没!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晚明海枭

晚明海枭

朱楼醉茶
明末什么最重要?钱财!有钱才能爆兵,有兵才能争霸。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,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,再殄灭建虏、扫清流寇,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。当然,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,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,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。商帮行会、市镇经济、侈丽风俗、市井文化……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,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。
历史 连载 42万字
北齐怪谈

北齐怪谈

历史系之狼
天保十年,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,自弹自唱,伴奏曲响起,怪诞,荒唐,恐怖,绝望且痛苦。这一年,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,故事便开始了。
历史 连载 216万字
我在现代留过学

我在现代留过学

要离刺荆轲
所谓天子者,父天母地,为天之子!或曰:天子做民父母,以为天下王!而朕,曾为天子!承六世之余烈,邵述先帝之志。鞭西贼而惩旧党,所能必为,所伐必克,扫皇宋百年之积弊,使天威远畅,丑氐震叠!奈何天不假年,英年早逝!幸上苍哀怜,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,留学于现代之世,经历科学之盛!如今!朕留学归来,重归少年。三尺长剑在手,问尔群臣:何日缚得苍龙?
历史 连载 402万字
苟在明末当宗室

苟在明末当宗室

夜深
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,俸禄克扣还要拖欠,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,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,乱世将至,躺平就是死,总得搏一搏吧?
历史 连载 255万字
大将

大将

红色十月
他来自当今,却回到了过去,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,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,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。他“故土未复,军人之耻”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,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,马蹋之处皆为国土。
历史 连载 519万字
秦吏

秦吏

七月新番
战国之末,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。有人天生世卿。有人贵为公子。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,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。为免死于沟壑,为掌握自己命运,他奋力向上攀爬。好在,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。六王毕,四海一!千年血统,敌不过军功授爵。六国豪贵,皆被秦吏踩在脚下。黑夫只想笑问一句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南取百越,北却匈奴,氐羌西遁,楼船东渡。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在他参与下,历史有何改变?秦始皇固有一
历史 连载 527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