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限小说网【wuxianxiaoshu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天启帝》最新章节。

第一百五十九章

临近深秋,皇帝分拨了五十万两的军费,让关宁军跟京营兵比划了一场。古代的军事演习跟近现代的军事对抗演演习不一样。古代的军事演习多是表演性的,而非两军对垒,用非杀伤性武器做过一场。

譬如凑够一撮骑兵,往来驰骋,展示弓马娴熟。又或者摆下军阵,将士们进退自如,战阵不乱,以示训练有素。如此等等。

军事演习的当天,皇帝诏令京城文武出城观看。这种待遇是以往的皇帝不敢想像的。世人都在诟病万历皇帝懒,其实万历皇帝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有活力的,年轻人嘛,总不愿意被拘束在一个地方,即便这地方有着全天下最富丽堂皇的宫殿群。但是基于种种原因,万历皇帝这一辈子到过的最远的地方,也只是京城郊外——那是一次祭祖仪式。

之所以身为皇帝也不自由,是因为万历朝时期宗亲勋贵们的势力已经一落千丈,就连戚继光、李成梁这样的边军大将都要唯文官马首是瞻,缺少了士大夫的支持,天下就不能绥靖。万历皇帝也正是摄于文官集团的势力,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出京巡视。及壮,万历皇帝困顿于朝堂之上的党争,分身乏术,也没能离开京城半步。四五十岁以后,万历皇帝害了腿疾,加上思想转变,变的越发懒政怠政。以致于万历皇帝这辈子都没怎么离开过他出生的这座城市。

事实上不止是万历皇帝想要逃离紫禁城这座囚笼,事实上,明英宗之后的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想要跳出这个牢笼。其中最出名的,做的也最出格的就是明武宗。这家伙思维跳脱的很,有事没事就往皇宫外面跑,完全不顾及政治影响。好在当时国家富强,闹一闹也无妨,若是搁在天启皇帝这个时代,突然间皇帝不见了,别说国家大事不能处理了,不发生政变就阿弥陀佛了。

文官们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皇帝出宫走走,体察民情呢?

原因大概有两个,第一出于公心。在皇宫里头,皇帝是安全的,并且按照儒家的治国理论,皇帝应该垂拱而治,只需要安分守己的待在皇宫里头即可,其余的事情,交给贤臣们去做去办;第二就是出于私心。古往今来,但凡是皇帝出宫巡视的,无论是大张旗鼓还是微服私访,无论是始皇帝巡视天下,还是清国皇帝微服私访,总会令贪官污吏们遭殃受害。

所以说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,文官们都不打喜欢放任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走。

但为什么这一次皇帝颁诏就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呢?

其一,皇帝平衡了朝堂之上的党争,各个山头势均力敌,谁敢抱团,皇帝就收拾谁,所以就没有太大的政治能量。

其二,皇帝对文官集团采取了分而化之的策略,收买了以顾秉谦、温体仁为首的一大批文臣,令他们脱离的原来的党派,成了皇帝的鹰犬。有这些人在文官集团内部捣乱,皇帝要轻松很多。

其三,皇帝跟士大夫们分润了话语权。以往无论是民间还是士林,总是文官们在喋喋不休的或粉饰太平或排斥异己,但是现在皇帝设立了隶属于内朝的第二十五个衙门京报馆,将士大夫们最令人畏惧,也是杀人不见血的权力——刀笔口舌给削弱了。在京报馆的大肆鼓吹之下,天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那是出奇的伟岸,即便是在官场士林京报馆也有着一批受众。

最后一点就跟时事有关,如今辽事崩坏是大背景,乃是举朝上下都在担忧的问题,无论是泰昌皇帝还是天启皇帝在即位以后,都有志拔高武将的地位,提高兵将的待遇,此次京郊大演武,算得上是顺应时代潮流。

此次京郊大演武,皇帝办的极为隆重,他非但让京城中的全部高级文武参加,就连宗亲勋贵也一个没落下,除此以外,皇帝还准许读书人旁观,但没有让普通百姓参与。

校武台早早的搭建好了,皇帝跟高级文武、勋贵们就在此处阅兵,校武台两侧是长长的观礼台,左侧是京官及其家族子弟,右侧是在京的读书人,或是秀才或是举人,或者干脆什么功名也没有,但熟读经典的知识分子。

今日能够陪同在皇帝左右的,除了内阁的阁老们,还出现了几张新面孔,他们分别是杨镐、袁应泰以及王化贞。这些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,当然,除了王化贞,前两者都是臭名。

在世人眼中,杨镐是皇祖朝奇耻大辱萨尔浒之败的罪魁祸首,至于袁应泰,他先是丢失了辽沈,然后又被皇帝借题发挥,扳倒了东林党,较之杨镐,袁应泰的臭名更加昭著。

但是奇怪的,皇帝似乎时常召见这两个“罪臣”及“败军之将”,令百官摸不着头脑。

至于王化贞,虽然出使塞外有许多曲折,但是最终他还是成功跟察哈尔部落取得联络,“迫使”林丹汗向朝廷俯首称臣,也算是奇功一件,虽然因为察哈尔部落被努尔哈赤摧枯拉朽的击败过一次,令这件奇功略显尴尬。

校武台上旌旗铺展,皇帝已经颁布旨意,令关宁军先行演武。

很快,三千多名人尽双马、身披双甲的关宁铁骑呼啸着从山林中冲出,在校武台前的旷野上纵横驰骋,关宁军主要表演了自己的军容、骑术、射技等等。因为关宁军的军容战术跟关内官兵迥然不同,惹得观礼台上的读书人纷纷惊呼出声。

“这是塞外兵!”

一个操着山西口音的读书人惊叫起来。

此人的话立刻惹来同窗们的争议,“什么塞外兵,此乃信王殿下麾下的关宁军,此次平定山东白莲妖人的反叛,正是这支关宁军!”一个读书人反驳道。

那个操着山西口音的读书人连忙辩解道:“诸位兄台有所不知,在下祖籍乃是大同人士,余幼年时,曾亲眼目睹塞外蛮夷犯边,那些蛮族骑兵就是这个模样,在下敢用脑袋作保,这支部队就是塞外兵无疑。”

闻言,读书人炸开了锅,又深信不疑的,也有破口大骂,嗤之以鼻的。

“塞外兵怎会听从朝廷的差遣?”

“就是就是,塞外兵能有关宁军这么威武雄壮吗?”

几个书呆子叫嚷道。

此时,一个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挥舞着手中的一张京报纸嚷道:“都安静!难道你们没有看今天的京报纸吗?对于此次京郊大演武,京报纸做了专辑专刊专栏!通篇报道了此事,还有独家花絮呐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天才一秒记住【无限小说网】地址:wuxianxiaoshuo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黜龙

黜龙

榴弹怕水
此方天地有龙。龙形百态,不一而足,或游于江海,或翔于高山,或藏于九幽,或腾于云间。一旦奋起,便可吞风降雪,引江划河,落雷喷火,分山避海。此处人间也有龙。人中之龙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一时机发,便可翻云覆雨,决势分野,定鼎问道,证位成龙。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,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,但后来,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,就决定改行,去黜落群龙。所谓行尽天下路,使天地处处通,黜
历史 连载 497万字
笼中雀

笼中雀

Miang
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-11-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,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。姜灵洲知道,此去他乡,远嫁敌国,怕是要郁郁此生,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。但是……萧骏驰爱妃,请出笼。姜灵洲笼里挺好的,妾身懒得出去。谁是谁的笼中雀,并不好说~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。阅读须知1.1v1,he,双处,甜宠不虐。2.全文架空,谢绝考据。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
历史 连载 65万字
护心

护心

九鹭非香
周也、侯明昊主演《护心》影视原著,《苍兰诀》之后,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!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,末路穷途,他心我命,拼残骨,温冷魂。她想保护他,像个英雄!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,逃出封印,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,伺机取回龙骨。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,让天曜看见了希望,决心利用她,寻残骨。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,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
历史 全本 59万字
神话版三国

神话版三国

坟土荒草
历史 连载 3272万字
北齐怪谈

北齐怪谈

历史系之狼
天保十年,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,自弹自唱,伴奏曲响起,怪诞,荒唐,恐怖,绝望且痛苦。这一年,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,故事便开始了。
历史 连载 216万字
娇妾(春染绣榻)

娇妾(春染绣榻)

凤子君
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,盘根错节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,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,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,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。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,都说侧妃不易做,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。内容可以解读为《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》《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》《她是一个野心家,然后才是一个女人》爽文,宅斗,宫斗,权谋,不可考究架空文,只愿
历史 连载 35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