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兰号称小雾都,秋天有点儿像中国北方城市的气候,一层秋雨一层凉,灰蒙蒙的天始终阴沉。
纳兰双从实验室里出来,已经到了下午六点,她抬头看了看天色,觉得堆叠在她头顶的乌云越发显得厚重。
她边用简单的意大利语跟同学打招呼告别,边思忖着,要不要拐个弯儿去米兰理工大学那边的家乐福超市买菜。
她对这个城市越来越熟悉,对留学生活也越来越适应,学业进展也算顺利。
家里冰箱已经空几天了,纳兰双心想,彦青明天轮休,中午应该在家吃饭。
彦青是她的室友,十二岁起就只身一人来了意大利读中学,从生活习惯到性格三观,历经十余年,都已经被西化得差不多了。
纳兰双开始并不喜欢她,大抵聪明人都不怎么喜欢反应慢的人,但纳兰双越跟她相处越发现:彦青的反应虽慢,但逻辑缜密,思维清晰,观点独到出人意料,人也热情仗义,她俩搭伙过日子互相帮衬,倒是也别有一番趣味。
只不过,意大利的留学生活让她觉得越发无趣,对她来说,课程缺乏难度是一个致命伤。
纳兰双走到十字路口,正打算左拐,手机却在这个时候响了。猛然又起了一阵冷风,街道两旁的树木瑟瑟抖落一地落叶,纳兰双一手揪着衣服领子挡风,一手掏了手机出来接电话。
“纳兰,老板让我叫你来店里,”电话那头正是彦青,她兴高采烈地说,“今天晚上有好吃的!”
彦青口中的“老板”是米兰一家中国餐馆的老板,彦青这几年都在给他兼职当翻译,主要负责陪他报税跟看病,上个月开始,她又介绍了纳兰双给他家小朋友补数学。
老板不无意外也是个能吃苦耐劳的青田人,生意越做越大,餐馆面积一扩再扩,现在霸占着一栋装潢别致的小二层,平时还承接各种宴会聚餐。
老板豪爽大方,知道纳兰双跟彦青都不爱做饭,三餐基本靠食堂,便偶尔让她们来店里,搭手布置晚宴蹭顿饭。
纳兰双听彦青这么说,心知肚明肯定是晚上店里有活动:“行啊,那我现在就过去。”
纳兰双径直过了马路到对面坐有轨电车,没几站后,又转了地铁,等她到店里正好晚上七点。
一楼大厅里全是忙忙碌碌的店员,热闹嘈杂得像是菜市场,自助餐式长桌上的冷盘已经就位,热菜陆续装盘上来,菜式中西合璧。
最前面那张桌子布置得像是个展示台,上面摆放着不少酒水,酒瓶造型各异、种类齐全,红酒香槟白葡萄酒一个不落,竟然还有画风突兀的中国知名白酒贵州茅台。
纳兰双径直穿过人群去找老板,一路跟认识的店员打了招呼。
“纳兰,这边!”
彦青眼尖,她跟老板背靠墙站着,老板向纳兰双挥手:“这边这边!”
纳兰双闻声抬头冲他们笑了笑,几步过去,状似随意地扫了扫全场,好奇地问老板道:“今天晚上谁包的场啊?宴会排场不小,东西供应得挺全。”
“好几家酒厂老板借我的地方在办宴会啦,宣传他们的酒嘛。”
老板哈哈大笑,“请了不少外国买家来尝酒,茅台是额外的助兴节目啦,我自己贡献的家底哦。”
纳兰双闻言,脑内瞬间略过杜乔那张自带三分风流轻佻的帅脸,她眸光一闪,情绪迅速收敛。
在意大利承包酒庄做红酒生意的国人越来越多,米兰几家大的红酒商她之前也见过,这次估计十有八九也是华人酒商的聚会,毕竟意大利人不太可能借着中国人的地盘办宴会。
她虽然这样想,心脏却猛跳了几下。
“看出来了,都是咱们国家的酒商?”
纳兰双舔了舔嘴唇故意问道,她掩盖情绪笑着说,“我看大厨的拿手好菜都上了,中西都有。”
“对呀,都是咱们的人,托斯卡纳大区跟西西里的中国酒商都来啦,老外酒商没请几个,同行是冤家嘛,客户多啦。”
老板半认真半玩笑,“你俩今天就放开肚子跟着吃,好好喝,千万别客气!”
“这是肯定的,难得遇到菜品上得这么齐。”
彦青也插嘴接到。
“那,现在有什么是我能帮的上忙的?”
纳兰双闻言半是宽心半是说不出来的滋味,她视线往他俩身后探了探,问道,“陆叔,你们之前是在做什么?”
老板闻言登时就笑眯了眼,一副狐狸状脸孔的模样,纳兰双登时就觉察到了不对劲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无限小说网【wuxianxiaoshu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这烧脑的爱情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